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20150826 [台北] 貳樓_公館店

九月會暫時離開台北一段時間,之後老公的吉他教室也會搬家,所以本週是短時間內最後一次的公館小旅行(含淚)。

最後的加碼大放送,增加預算來到了假日早午餐排隊名店_貳樓。記得上一次來的時候沒有等太久,加上又是非假日、下雨天,於是天真的我們就這樣在店外癡癡地等下去...然後就在站了四十分鐘後猛然想起上次是用餐離峰時間八點過後開始等,而且雖然非假日但還是暑假、加上下雨天反而讓店內的客人更不想走啊啊啊啊啊(崩潰)。

終於,在每送繼續等又可惜已經等那麼久的矛盾之下,輪到我們了!!!

在店外等待的時候,看到兩位阿姨忘我的進行「貳樓小旅行」_在店內的每.一.個.角.落.互拍寫真,會擺藝術照pose的那種,本來也想要仿效的,但最後還是沒勇氣,照照環境就好。扣除門口附近的位子會有等候帶位的人有點吵雜擁擠鬧哄哄之外,店裡的用餐環境滿不錯的,空間寬敞、燈光擺設等都讓人很舒服。









































餐點也很美味。這次我們點了「舊金山漁人碼頭海鮮塔」、「泊船辣蟹歐姆蕾」還有甜點「強的」,其實還有現烤酥皮濃湯,但是上菜的時候太餓了直接開吃所以沒照(話說酥皮濃湯其實不都長一樣嘛)。歐姆蕾屬於早午餐系列所以有附兩杯飲料,第一杯選了「鮮綠明日葉汁」感覺好健康,但是第二杯炸物絕配「可樂」就破功了XD。

海鮮塔的茄汁蛤蠣淡菜味道很不錯,讓平常不太吃淡菜的我還是硬著頭皮吃完了。但是比較起來還是上次點的「貳樓精選拼盤」比較好吃,料不只有海鮮更加澎湃,不虧是精選。歐姆蕾裡面包了起司和蟹肉,口味微辣吃起來很過癮,一個人吃可能會太膩外加膽固醇破錶,兩個人share吃剛剛好。甜點取名強的反而讓人吃到以後叛逆地覺得有點弱...其實巧克力蛋糕很好吃,單吃或者配上面的起司餡都很好吃,附的莓類沾醬個人覺得味道有點腥不喜番。









































上次點的「貳樓精選拼盤」和「燻牛肉班尼蛋」。




























整體來說用餐環境舒適,餐點也很讚,等太久是唯一的缺點。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20150819 [台北] Aura微光咖啡

似乎有一陣子沒有公館小旅行了,過去這個星期比較忙吶(煙)。

不想在新生南路溫州街鬼混,這次往羅斯福路台電大樓的方向走,隨意地來到這間門牌號碼還是羅斯福路的微光咖啡。店內的風格簡潔、現代,還滿文青感的。生意不錯,晚餐時間店裡人還是滿多的,帶著筆電的個人客居多。


























這間店的咖啡似乎是老闆自己烘培的,店外還有一角擺放著烘豆機,感覺對咖啡很有研究很用心。但是搜蕊囉,老娘今天不是喝咖啡的心情,點了一杯冰的蜂蜜檸檬汁,就和我的文青小道具在店內度過將近一個小時。

裝飲料的透明雙層杯,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親身使用還真是第一次。雙層的設計即使裝冰飲,外杯也不會有水滴,桌面一整個乾爽清潔,讓主婦很是欣賞。

20150811 [台北] 列支敦士登秘藏瑰寶展_故宮博物院

免費從二姐那裡得到參觀券,趁著老公暫時忙到一個段落暫時休息,來到了故宮博物院特展室參觀期間限定的特展「列支敦士登秘藏瑰寶展」。好久沒有去故宮博物院,小學每年放暑假的時候爸媽都會帶我們來參觀(因為暑假作業要貼門票)。長大以後就很少來了,扣除去故宮典華喝喜酒不算,上次來故宮參觀是2010年10月,居然已經是將近5年前的事惹!!!

列支敦士登是位於奧地利與瑞士中間的小國,很特別的是沒有鄰近德國,官方語言卻是德文,這個國家還是聯合國快樂指數排名全球第八的國家,這次展出的是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的藝術品。租個語音導覽,炎熱的午後在冷氣房裡看展覽,對身體和心理都是很享受的事。王室不愧是王室,珍藏的藝術品都很棒。因為去的是平日,人潮沒有很多,逛累了還可以坐在展場中間的椅子聽導覽遠望畫作,再加上展場是在特展室,不會跟觀光客或者二六擠到,一整個舒服。

推薦。
展期只到八月底,要去要快!




20150810 [台北] 天吉屋

因為老公想買新鞋,今天晚上跑到京站來晃晃,晚餐就順道在京站解決了,來到了位於山頭火拉麵隔壁的「天吉屋」。

入店後迅速地點完餐,老公和我分別點了「天吉丼」和「什錦鮮蔬丼」,只是單純先點個招牌餐,另一個挑了沒有青椒的餐點而已。在等餐的時候,老公問我這間的價位跟日本比起來怎樣,日本天丼也是有等級之分,我粗淺的觀察大概可以用蝦子的大小作區別,蝦子越大越貴這樣XD。幾乎每個車站前都有的天屋連鎖店,一個炸蝦便當日幣五百左右可搞定,觀光景點淺草寺附近的天丼炸蝦老店的話大概日幣一千五。後來上菜以後看到實品,嗯...以size來看是偏向天屋的那種,這樣台灣定價略貴喔(捻鬍)。

不過整碗配料是滿澎湃的,現炸的天婦羅真的很好吃,醬料除了有一點麻油帶出整碗的香氣之外,還有柑橘醋的味道,吃起來很清爽。我很喜歡炸雞蛋,搓破內餡半熟的蛋黃淋在飯上吃很過癮。









































吃到一半發現最驚人之處是它的碗!!! 外碗看起來很深很大,實際上內碗底只有外碗的一半。和老公邊吃邊大笑,這個碗是本日最好笑。然後,是我太餓嗎? 我覺得飯量有點不足...


























回家後在網路上查了一下,招牌天吉丼在日本新宿店的價格是日幣一千,以現在的匯率來算大約台幣二百六,京站店售價是台幣三百二十。個人覺得價格略貴,但是在台北想吃日式天婦羅的話可以嘗試嘗試。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20150808 COOKING*EARLY AUGUST

原本覺得江郎才盡了,看到老公買回來的菜突然又靈光乍現,也許我是料理天才,哈哈哈哈哈(自以為)。  喔,沒錯,我家是老公買菜。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於是老公自告奮勇騎機車出去買快去快回,這樣的好老公去哪裡找呢!? (是一個老王賣瓜的概念) 另外我覺得這樣的分工有一個優點,老公買他想吃的,我再想辦法料理,這樣我的料理空間就不會被自己侷限,有種潛能無限激發的預感(想太多)。

[韭黃煎豆腐]
起油鍋先把豆腐表皮煎脆,再下韭黃快炒,用少許鹽巴調味。

[芋頭繽紛雞腿]
在網路上尋得的食譜,菜名也是食譜上取的,我想「繽紛」指的是青菜的顏色吧。雞腿肉先用米酒醃以去味,起油鍋把雞肉表皮煎脆,再加入芋頭、花椰菜和小玉米,用米酒和胡椒粉調味。芋頭我先用電鍋蒸過,煮別的菜的時候順便把青菜燙熟了,這樣可以節省烹煮時間。

[大蒜烤牛肉]
很簡單地,把大蒜和牛肉放進烤箱烤一烤即可,調味是鹽巴和七味粉。

[蝦醬筊白筍]
用泰國菜料理教室拿回來的蝦醬辣椒醬去炒,超香超好吃的。不過醬料製作略為繁複(還要搞到泰國調味料),我想短時間內這道菜應該無法重出江湖(嘆)。



























[芋頭燒肉]
豬肉片先用醬油和米酒醃,起油鍋後把肉片煮到半熟,再加入事先用電鍋蒸過的芋頭和蔬菜,用醬油和胡椒調味。

[絲瓜盅蒸蛋]
在網路上找到的食譜,造型挺可愛的。先把絲瓜切段,大約五公分,再用小湯匙把絲瓜中間挖空,挖出來的絲瓜內餡剁碎和雞蛋混合,加點鹽巴調味,再倒入絲瓜盅,最後用電鍋蒸熟就可以了。絲瓜會出水,所以不用再加水或高湯。食譜上建議加入櫻花蝦,味道會更鮮甜,下次再試試看。

另外其實老老實實的把絲瓜切一切,放點薑片用鹽巴調味,放進電鍋蒸熟就很好吃了。

[薑燒豬肉]
豬肉片先用醬油、薑片、米酒醃漬,起油鍋放入肉片(用麻油起油鍋,比較香),醃漬的醬汁也一起入鍋煮,加一點水和糖比較不會死鹹,醬汁稍收乾一點即可起鍋。

[韭黃炒牛肉]
牛肉先用米酒和太白粉醃,起油鍋把牛肉炒半熟,再放入韭黃快炒,用鹽巴稍作調味。最近用韭黃炒過雞蛋、肉燥、牛肉和豆腐,老公覺得炒雞蛋最好吃,豆腐次之,再來是牛肉,因為肉燥是碎肉很沒存在感。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20150806 [台北] Skills Cooking School_媽媽的泰市場

自己在家做的料理都是台式家常菜,食譜的來源大多是網路谷歌大神或者問老媽(偶爾加上自己的創意),趁著現在有時間,想要嘗試一點不一樣的,從網路上得知Skills Cooking School這間料理教室,就來體驗看看。這間料理教室專門教人家做世界各地的料理,以歐洲料理居多,亞洲的話目前看到泰國和日本料理(希望有韓國料理),聘請的老師都是外國人,例如這次上的泰國料理課老師就是泰國人(但是會講中文)。課堂上還會有助教,在語言不通的情況可以幫忙翻譯。這裏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可以實作,花錢去觀摩老師做菜的上課方式對我來說實在沒什麼意思,感覺跟看電視做菜節目沒什麼兩樣。

挑選泰國料理課的原因,一方面是喜歡泰國菜的口味,另外曾經在臉書上看到有朋友分享自己做的泰國菜,暗自判斷泰式調味料在台灣應該不難取得,課堂之後應該有機會自己搞到材料來做。

教室的所在位置位於東區頂好名店城後面的巷弄內,有點隱密但還不至於太難找。報名的時候沒注意到教室是在地下一樓,貪生怕死的我對於地下室廚房有點障礙(深怕失火無處可逃),還好廚房的瓦斯爐是IH調理爐那種沒有火,鬆了一口氣。教室的學習環境還不錯,開放式的料理台,同學可以近距離跟老師互動,圖片最上方是助教在上課以前幫忙準備材料,前排的椅子就是學生的位子。下方三張圖是教室其他角落,分別是擺放餐具的置物架、門口的沙發等待區和料理台後方的長桌,教室裡的角落還有擺放一些料理書、調味料等在販賣,可以現場購買。









































一早等到同學都到齊以後,就開始上課啦。今日菜單是「涼拌香茅沙拉」「蝦醬辣椒醬」「蕃茄肉末炒香米飯」以及「香烤花枝與海鮮沾醬」,一開始翻開食譜看到密密麻麻的食材心真是涼了一半,內心os「阿去哪裡搞這些材料咧!?」,但是在課堂上老師都會告訴大家可以去哪裡買到材料,或者用什麼代替。泰國料理口味的重點在於醬料,「蝦醬辣椒醬」「涼拌香茅沙拉」和「海鮮沾醬」都是醬,要用多種調味料和香料調製而成,泰式醬油椰糖蠔油魚露辣椒紅蔥頭香茅...感覺泰國媽媽做菜備料要備很久,真是辛苦,來到料理教室,助教都已經先備好料了。

經過兩小時的奮戰,成品看起來還挺有一回事的,哈哈哈哈哈(叉腰)。


























在實作的過程中,比較有參與感的是炒飯和蝦醬辣椒醬這兩道菜,其他的例如沙拉只是把備好的料拌一拌、烤花枝是老師用烤箱烤好的、醬料也只有拌一盅大家分。時間和空間有限制可以理解,不過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缽來搗醬料就更好了,畢竟泰國料理的醬料很重要。本來看菜單覺得蝦醬辣椒醬這道菜有點奇怪,怎麼會有一道菜只有「醬」,經過老師講解才知道,泰國這道菜除了醬以外還包含沾醬料吃的蔬菜、煎蛋和煎魚,配料非常澎湃。課堂上這道菜是由同學分工完成,有人煎蛋、有人煎魚、有人炸青菜、有人燙青菜、有人做醬料,挺有趣的。

最後就以我奮力炒飯的背影做ending,作為今日的紀念,只要搞的到泰式淡醬油我就有信心可以重現這道菜(握拳)。感謝幫忙拍照的同學,右邊是可愛的阿泰老師,請忽略本人粗壯的手臂謝謝。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20150801 [讀書] 櫻樹抽芽時,想你_歌野晶午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喜歡。

之前覺得很喜歡伊坂幸太郎的小說裡加入了「音樂」,把讀者的閱讀、想像空間立體了起來。這本小說的作者歌野晶午,則是以另一個方式挑戰讀者思考的空間。一如其他推理小說,以看似零散的故事分支拼湊整個事件的真相,這本書特別的是,在故事過程中,作者透過故事中人物曾經習得的偵探技巧提醒讀者「摸不著頭緒的時候,只要觀察,不要評價,把觀察到的細節儲存在腦海中,也許有一天會變成推理的關鍵」。講是這樣講,在讀到最後一刻,再回頭翻閱情節時,會發現看不清真相就是因為讀者自己先入為主、事先評價的關係,標準的「老師在講都沒在聽」情節活生生上演在自己身上(攤手)。

整個故事的情節,要親自閱讀才有意思。推薦。



Taipei, I am back.

這半年間,我又換了新環境,回到熟悉的台北。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東西不在當下紀錄,真的一轉眼就過了然後就這樣忘了。在此自我砥礪接下來要勤快紀錄(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