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20161031 [台中] 這裡也有吳留手,下班後小酌的好去處。

時光飛逝,在台中工作就這樣滿半年了。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過老實說,無論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一切都還有在摸索、在適應的感覺。其實到現在有時候都還會懷疑究竟當初決定來台中工作的決定是不是對的,尤其看到繼續留在韓國學習的朋友(小妹)們經過這半年的學習已經完成六級的課程、穿著韓服領結業證書,不禁也會想像如果自己當初多學習半年會是怎樣。

十月下旬的某一天,剛從中國出差回來,一方面是在出差地被悶壞了,一方面也小小慶祝工作滿半年,決定去吳留手吃串燒喝啤酒好好享受一番。

在網路上查詢一下,這間吳留手開在台中有好幾年了,不過我們是前一陣子在綠園道附近散步才發現的。我去過台北永康街的店一次,台中這間分店在擺設上幾乎和台北店一樣,不過台中地比較大,整個用餐空間又更寬敞一點,就舒適度來說台中的當然略勝一籌,不過台北擠擠的感覺似乎更有日本味。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台中的寬敞啦~

點菜就是一陣亂點,看到什麼都想吃,特別是從荒蕪一物的出差地回來之後,總之吳留手就是隨便點隨便好吃呀(不要看價位的話)。

其中我吃得最用心的,就是烤一夜干,魚頭魚鰭魚尾一點都不放過,全心貫注地大概吃了半個小時,啃的超乾淨的。老公說我從我的吃相可以深刻感受到我真的被悶壞了XD 

這一餐非常滿足。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20161029 [香港] 快閃之旅_金華冰廳&利小館&生記粥店

整個行程就是一直吃吃喝喝。

這間金華冰廳也是旅程中的一個驚豔。

旅遊書上介紹這是香港第一名的菠蘿包,看起來很厲害很想嚐嚐。下午茶時間店內也是擠滿了人人人,餐桌全部都是併桌而坐,用餐環境其實沒有很好,有點擠也有點髒,但在這裡都是這樣大家習以為常。

我們點了香港第一名菠蘿包、豬排炒公仔麵,還有奶茶。剛出爐又熱又酥脆的麵包,配上香濃的奶茶,是很豪華的下午茶。公仔麵就完全是吃一個爽度,份量很大,上菜的時候有點不知道自己正在吃哪一餐的疑惑感。

題外話,在這次的旅程中,我們發現在香港實在很難找廁所,在台灣的火車站或捷運站理所當然必備的廁所在香港則是一間難求; 通常台灣餐廳的廁所會比一般公廁乾淨,在香港也沒有這樣的道理,餐廳用餐的地方都不乾淨了怎麼還能期待廁所乾淨。而且後來我們發現,香港的公廁很多都跟垃圾場蓋在一起,除了髒之外氣味也是很難聞,連速食店的廁所也很糟。總之,香港廁所的髒亂和一間難尋的程度令我很是驚訝,究竟香港人都在哪裡上廁所,百思不解。


這間利小館,則是家人的推薦,據說冰燒三層肉是必點。

看旅遊書說,這間店是高級餐廳利苑酒店的平價版,網路上則介紹說其實就是份量縮小所以價格親民,味道和高級餐廳是一模模一樣樣。

雖然說是價格親民但其實也沒有多親民,嚐鮮地我們只點了XO醬蘿蔔糕、小籠包和冰燒三層肉。燒肉果然是一如傳說中的美味,蘿蔔糕也很好吃,相較之下小籠包就普普通通。

這間生記粥店,是早餐覓食亂走到的,位在市場內的這間店生意看起來不錯,就進去試試看。

我們點了雞肉粥、腸粉,還有黃色很像發糕的東西。香港的粥煮得很糊看不到米粒的程度,味道還不錯; 腸粉也好吃,桌上還有類似花生醬的醬料,加著吃味道滿特別的,發糕就一般般。

這一趟旅程我們除了吃到上面記錄的東西,還在中環吃了泰昌餅家的蛋塔、在尖沙嘴的雪糕車買了香草雪糕、在天后宮旁的美都餐室吃了西多士、喝了鹹檸七、在佐敦站吃了雙皮燉奶,也買了曲奇四重奏的蝴蝶酥和珍妮小熊曲奇,最後還在機場吃了popeye炸雞。好吃的東西很多但是胃的空間有限,其他的有緣再說吧。

香港的居住環境感覺沒有很好,小小擠擠走到哪裡人都很多,中環上環的百貨店看似華麗明亮但逛了也買不起,生活步調快到連地鐵電扶梯速度都特別快,物價也很高,整體來說給人一股『貴的東西很便宜(黃金珠寶、精品名品)、便宜的東西很貴(小吃日常用品)』的奇妙感,應該是比較適合有錢人觀光的地方。


20161029 [香港] 快閃之旅_華姐清湯腩&一樂燒鵝&蓮香樓

臨時起意利用連假安排了香港三日快閃之旅,說走就走的執行力讓我好佩服自己XD。因為出差曾經到過香港兩次,出遊到香港這算是第一次。


稍稍有些預算的考量,住的地方最後選定為在天后站附近的酒店,價錢可以接受、出入還算方便,不錯。

要說這次唯一的失算,就是挑在香港也放連假的時候來,誰會想到台灣國慶雙十的連假,香港正好也在放農曆九九重陽節呢!?不同國家國情大不同,又再次實感。本來對這樣的失算感到很憂鬱,但後來想想香港本來就是去到哪裡人都很多,放不放假有差嗎:P 就把重點放在吃吃喝喝吧。

這間華姐清湯腩是抵達香港check-in hotel之後的第一站,看旅遊書上說用餐時間總是大排長龍,一開始到的時候沒什麼人排隊還以為旅遊書騙人,其實是lucky地抓到空擋,一入座以後門口就開始排隊(得意。

我們點了清湯腩和魚蛋河粉,外加旅遊書指點的饕客必點『腩汁蘿蔔』。香港的點菜很有趣,點菜以後店員會在一張小單子上面寫你點的餐點價格,吃完就憑小單子結帳。初到香港對於港幣、物價還沒什麼概念,這一餐吃完發現合台幣約500元,實在是不太平凡的小吃呀。

不過味道真的是很讚,最貴的牛腩湯小小一碗料非常的實在,滿滿的牛腩肉肉肉,入味又軟嫩,蘿蔔也很甘甜,整體來說味道還挺令人驚豔的。

以前高中時代很喜歡看港劇『真情』,劇中的爸爸就是開燒臘店,來到香港當然要嘗試香港很厲害的燒臘。

這間位於中環的一樂燒鵝,也是看旅行書介紹的,我們是在午餐過後大概一兩點左右到達,但小小一間店還是擠滿了人人人。

其實當時肚子並不算太餓(因為一路上一直吃吃喝喝),但是『憑著都來了就要嚐嚐』的大嬸心態,我們點了燒鵝飯和叉燒飯。不像台灣的叉燒飯還有配菜,香港的叉燒飯就真的如字義上看到的只有叉燒和飯、燒鵝飯也是燒鵝和飯。

味道真的是很威,外皮香、肉又juicy不柴,好吃。雖然點菜的時候覺得不太餓,上菜之後還是三兩下就扒光清潔溜溜。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這一盤要價港幣55元,合台幣約200元,是台灣的兩倍價,當然大嬸心態地一粒米也不能浪費XD。

再來這一家也是旅遊書上介紹的香港道地飲茶店,看網路上部落客的介紹,吃這間店要做好『人很多、要搶食作戰』的心理準備,讓我在去之前有點小緊張。

抵達店裡果然如書上介紹的人聲鼎沸,但其實默默地似乎還是有股秩序,大多數的爺爺阿伯們從容地看報、自然熟練地沏茶,這樣在飲茶店吃早餐看報紙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相對之下我們緊張兮兮的模樣一看就知道是觀光客。

常聽說香港的服務態度沒有很好,不過在這間店裡我們碰到了很熱心的服務大叔,我們一進到店裡就熱情地用廣東話比手畫腳地招呼我們座位,教我們怎麼倒茶,也一直來幫我們加熱水。我們吃到一半的時候,就輪到大叔去吃員工餐的時間,之後就沒服務人員關心我們的茶了。但是很lucky地我們的位子是一個大圓桌,因此有跟其他客人併桌,其他客人看起來應該是當地的居民來吃早茶,知道我們是外國人還一直提醒我們菜出來了可以去拿,後來服務大叔去吃員工餐的時候沒人倒茶,他們自助自己加茶還順便也幫我們加。

隨意地亂拿亂吃,這一餐總共是港幣約200元。價格相對來說算便宜,餐廳氣氛也很特別,加上遇到好人心情很好,很滿意這次的體驗。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20161001 COOKING

其實這段期間我也是有下廚煮菜滴。

下班以後回到家,換上輕便服,開著音樂在廚房煮菜,有種頭腦暫時放空的休息感; 煮好以後看老公很捧場地吃光光,就很有成就感。

辛苦老公了(拍拍。

這裡面最得意的是右上角的飯糰,其實做法很簡單,只是加料把飯拌一拌用海苔包起來而已,但看到成品就覺得很有一回事,好像自己是日本主婦。

創意的一品是飯糰下面的辣醬炒小青椒肉絲。長大以後就不喜歡椒類的味道,偏偏某次老公買菜買到,不能浪費食物我靈機一動想到從韓國帶回來的辣醬味道夠重可以蓋過椒味!! 於是就產出這盤,綠色的椒配上紅色的辣醬,其實賣相還不錯(自我感覺良好。

這張最值得紀念的,是我真的重現韓式煎餅!!! 煎餅粉是離開韓國前在超市買的,調一調粉、看冰箱有什麼料加什麼料,是一種用韓式煎餅粉做日式OKONOMIYAKI的概念,很有趣。

右下角是用在花蓮買的剝皮辣椒煮的胡蘿蔔雞湯,台式口味。

這幾道菜就還好沒什麼特別,隨意蒸蒸烤烤、有時炒炒而已,拍拍照做個紀念。

Taipei, I am back.

這半年間,我又換了新環境,回到熟悉的台北。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東西不在當下紀錄,真的一轉眼就過了然後就這樣忘了。在此自我砥礪接下來要勤快紀錄(握拳。